1 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的应用的必要性
2 几种自来水厂常用消毒技术应用情况分析
2.1 氯消毒技术的应用现状
氯消毒技术是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技术之一,通过氯气与水的反应来产生次氯酸,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,会使得微生物及病菌细胞中的酶被氧化,并且细胞内的蛋白质无法合成,进而将病菌及微生物消灭,以达到消毒的最终目的。常用的氯消毒技术主要有一下几种:
2.2 臭氧消毒技术的应用现状
臭氧消毒技术是自来水厂常用水处理消毒技术中的一种。臭氧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,具有很强的氧化性,可以自动分解成氧气,并且具有易燃易爆性。臭氧的消毒机理主要包括两种,即直接氧化和产生自由基的间接氧化,通过氧化将微生物的结构破坏,进而起到消毒的作用。所以,臭氧消毒的效果和氧化还原的电位密切相关。因为臭氧分子不够稳定,很容易进行自行分解,因此在水中的保留时间非常短,在消毒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限制。
2.3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应用现状
紫外线消毒技术是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中的一种物理消毒方式。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在200-380纳米之间的广播,其利用光波对所涉及区域的微生物的DNA进行破坏,从而对蛋白质的合成进行阻止,进而使细菌不能够进行繁殖。紫外线消毒市场潜力非常大,因为紫外线对隐孢子虫卵囊有非常好的杀灭效果,在常规的消毒范围之内不能够产生有害的副产物,相对较为安全。但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持续性较差,在应用时还有很大的限制性。
2.4 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应用现状
3 消毒技术的应用优缺点分析
3.1 液氯消毒技术的应有优缺点分析
液氯消毒作为自来水厂的常用消毒技术,掌握其优缺点对其合理应用非常关键,总体来说,液氯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:
(1)液氯消毒由于余氯的存在所以持续的时间长,具有持续消毒的优点;(2)液氯的较低,不用投入较高的成本;(3)液氯消毒技术应用时的操作相对简单,没有复杂的流程,投药的准确率较高;(4)液氯消毒不需要使用大型的设备,比较方便。但其也存在缺点,主要有一下几个:①如果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,则会与其产生有机氯化合物;②氯气的毒性较强,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;③如果水中含有微酚,则会产生氯酚的味道。如果液氯供应方便,则这种消毒方式可以作为自来水厂消毒技术的重点选择。
3.2 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的应用优缺点
3.3 氯胺消毒技术的应用优缺点
氯胺消毒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三卤甲烷及氯酚的生成,延长管网中剩余氯的持续时间,并对其中的细菌生存及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,另外,还可以避免管网中,铁细菌的繁殖。但是这种消毒方式的作用发挥较慢,需要进行较长的接触时间才能够发挥作用。另外,操作相对比较麻烦,需要增加专门的加氯设备。在原水中有机物多及给水管线较长的情况下适宜选择。 3.4 漂白粉消毒技术的应用优缺点
漂白粉消毒的相对价格较为低廉,并且具有持续消毒的作用,漂白粉的投加设备也比较简单,操作相对比较方便,漂白精含有的有效氯达到50%-60%,使用较为便捷。这种消毒方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,首先,这种消毒方式会有氯酚的味道存在,并且很容易受到光、热、潮气的影响而分解,进而失效,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潮处理;其次,漂白粉在调制时就有一定的不方便性。另外,因为漂白粉的含量相对较少,所以用量比较大,需要应用较大的设备。因此,这种消毒方式仅适用于生产能力不足的自来水厂。
3.5 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应用优缺点
3.6 臭氧消毒技术的应用优缺点
臭氧消毒的氧化能力较强,对微生物、病毒及芽孢具有较强的杀伤力,并且用量少、作用快,没有氯酚的气温,不会产生有机氧化物。但在这消毒方式需要耗用大量的电能,因此成本较高,并且臭氧在水中不稳定,很容易挥发。应用的设备复杂,操作及管理要求较高,一般在大中型的自来水厂中才会应用。
3.7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应用优缺点
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杀菌效率非常高,不会改变水的物力及化学性质,设备较为先进,操作比较简单。但这种消毒技术的消毒持续时间较短,并且耗电较高,因此在管路过长的自来水厂中不宜使用,一般用于工矿企业中。
4 结论与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