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线槽敷设及其敷线的质量通病
(1)金属线槽敷设扭曲、挠度偏大
现象:
1.金属线槽的板材厚度太薄,金属线槽变形;
2.金属线槽的支、吊架固定点间距大;金属线槽扭曲、挠度偏大;
3.金属线槽的紧固螺母安装在线槽的内侧;
4.线槽过变形缝处无补偿措施点击了解电气工程师培训班详情
(2)控制措施
1.线槽的厚度要求等于或大于 1.0mm ,以保证线槽有一定的强度;线槽的尺寸越大,对厚度
要求越厚,对厚度不满足要求的线槽,都必须更换为合格的产品。
2.加强质量管理,有详细的技术交底;严格要求施工人员,应在放线定位后,做出标记再施
工,使线槽的固定点间距满足要求,使线槽紧固牢靠、不变形,对支、吊架间距不等或有问
题的重新进行调整,直至符合规范要求;
3.金属线槽的支、吊架固定点间距为 1.5~2m,并结合厂家提供的产品特性数据选用。在进
出接线盒、箱、柜及转角、转弯、变形缝两端、丁字接头三端处,在 500mm 以内应设置固定点;
4. 安装支、吊架时应注意:
调顺直支架或吊架,在分段将线槽放在吊架或支架上;调整直线段支、吊架端正,再调整接口和拐弯处的固定架。调整后支、吊架的受力受力应均匀,固定牢固、平整美观,无扭曲、变形现象。线槽敷设应横平竖直,线槽进行交叉转弯、丁字连接或变径时,应采用配套专业单通、弯通、三通、四通或变径等进行连接。线槽与箱、盘、柜等分支连接,应采用配套专用定型产品,进行固定连接。
5.严格管理,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,对缺螺栓的应补齐,螺母应在线槽的外侧,以防止割线;同时要注意:安全问题要放在第一位,实在第二位,美观是第三位的,不能为了美观而忽略安全问题;
6.在变形缝处, 线槽应断开。 槽内用内连连接板搭接, 一段可自由活动, 但此处应跨接接地。缺补偿装置的地方应加补偿装置。点击了解电气工程师培训班详情
2、线槽内敷设导线过多且乱
(1)现象
1 线槽内导线有接头,线槽内的导线放置杂乱;
2.线槽内导线未固定好;
3.线槽内的导线敷设台多,盖不上盖板;
4.强电和弱电的导线或同一电源不同的回路有干扰要求的导线,敷设在同一线槽内。
(2)防治措施
1.线槽内的导线不应该有接头,应把导线的接头放在接线盒、箱内,金属线槽内敷线时,应将导线拉直、 理顺,盘成大圈或放在放线架上, 从始端到终端、 先干线后支线、 边放边整理,不应出现挤压背扣、扭结、损伤导线等现象。导线按回路编号,分段绑扎成束,整理顺直再放在线槽内,绑扎时应采用尼龙绑扎带,不允许使用铁丝或导线进行绑扎;
2.把线槽内的导线绑扎固定好,固定的间距不大于 2m;
3.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(包括外护皮)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的 20%;控制、信号
或其相类似的线路, 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 50%导线不得阻碍盖板和裸
露出线槽。 在线槽安装前应认真核对, 根据设计要求, 核算线槽内导线的总截面积面积与线
槽截面积面积的比例,若怒满足标准要求,应修改设计、 满足要求后在施工。在施工的过程
中若有修改、 变更设计图或增加回路数; 增加了导线的截面积, 要注意当线槽内总截面面积超过标准要求时,应另穿管保护或增加线槽进行敷线;
4.将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、强电和弱电导线分开敷设,同一电压等级的导线才可放在同一线槽内。 敷设与同一线槽内有干扰要求的线路, 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, 且屏蔽护套一端应可靠接地。 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, 同一线路的相线和零线,应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。
3、金属线槽未可靠接地
(1)现象
1.镀锌线槽间的连接板两端无妨垫圈,且连接板两端未跨接接地;
2.金属线槽全长少于 2处与接地 (PE)干线连接;
3.金属线槽接地跨接导线截面积偏小;
(2)防治措施
1.镀锌线槽的连接件和附件齐全,防松垫圈应齐全并拧紧固;
2.金属线槽必须接地良好,可采用铜导线或裸编织铜带作跨接地线,应将金属线槽的始端、终端等处与接地干线连接;
3.保护接地的跨接地线截面积应使用不小于 4mm2 的铜芯软导线, 金属线槽的截面积较大时,使用的跨接接地线截面积应相应增大。
4、电线、电缆敷设的质量通病
(1)管内敷线存在缺陷
现象
1.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单独穿于钢导管内;
2.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、 电缆穿于不同的金属导管内,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线穿于同一导管内,导管内的电线有接头;
3.导管内电线的总截面积大于导管截面积 40%;
4.电线、电缆导管管内进灰、积水;
(2)防治措施
1.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采用钢导管保护时,应穿于同一钢导管内;
2.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、电缆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;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。 导管内不应有接头,应把电线的接头放在接线盒、 箱内;把不符合要求的导线更换至符合要求;
3.发现设计上选用的导管规格偏小,应及时反馈给设计院,先由设计人员核对并变更设计再施工。导管内的电线、电缆总截面积超出导管截面积的 40%时,应更换较大的线管,或按回路分管敷设;
4.穿完电线、电缆后,管口应及时做好封堵
5、电线、电缆的外皮颜色不符合要求点击了解电气工程师培训班详情
(1) 、现象
1.保护接地线、零线采用黑色的电线 ;同一建筑物内 ,交流三相 (A、B、C)电线的外皮颜色混乱 ;
(2) 、防治措施
1.严格按规范要求选择导线的颜色 ;
2.在订货时就应选购符合要求的导线 ,施工时按规范要求选用符合规格的导线 ;即交流三相电
中,A 相导线的颜色为黄色 ,B 相导线的颜色为绿色 ,C相导线的颜色为红色 ,地线应选用黄绿相间导线 ,零线应选用淡蓝色的导线 ;
3.在同一建筑物内 ,不同使用功能的电线绝缘层的颜色应有区别 ,交流三相 (A、B、C)电线上的颜色应一致 ,以方便识别、维护和检修等.
6、直埋电缆未可靠保护
(1) 、现象
1.室外直埋电缆的埋设深度小于 700mm, 沟底土层松动 ;
2.直埋电缆沟底铺沙或细土时 ,铺设不均匀 ,厚薄不一 ;
3.直埋电缆沟内有杂物 ;
4.直埋电缆穿过人行道、车道、设备基础处未加保护 ;
5.电缆敷设后未保护 ;
6.电缆位置标识不明 .
(2) 、防治措施
1.电缆沟底的土质不符合要求时 ,应及时换体并敦实 ,保证沟底土层的密实度符合要求 ;
2.电缆沟底铺沙或细土时 ,须放线铺设 ,沟底应找平 ,砂垫层厚度为 100mm,沟两边应预留坡度防倒坡 ,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;
3.直埋式电缆敷设前应清理沟内杂物 ,电缆沟内的杂物需要有专人检查 ,并加强成品保护 ,及时回填 ,做好预检与隐蔽验收记录 ;
4.电缆经过人行道、车道、设备基础处应增加厚壁金属保护套管 ,或其它坚固的保护措施 ;
5.电缆就位后及时调整 ,找正位置 ,在电缆上面铺填一层不小于 100mm 厚的软土或细砂 ,并盖
上预制混凝土保护板 ,覆盖宽度应超过两侧各 50mm,也可用砖代替混凝土盖板 .盖板应指向受力方向 ;
6.埋设标识 :电缆在拐弯、接头、交叉、进出建筑物等位置应设方位标桩 ,直埋段应适当加设标桩 .标桩露出地面以 150mm 为宜.点击了解电气工程师培训班详情
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电气施工技术交流群:386330931,与更多同行人士交流学习